×

登录

          
          
          

工业4.0和淘宝?有一毛钱关系吗?

Synopsis

by eIT [杂评][吐槽]

工业4.0和淘宝?有一毛钱关系吗?

 

因为工博会,“工业4.0”一下子成了热门话题,我一个银行业界的朋友,也居然在朋友圈里晒文章,说:“传统服装厂家推出了自选面料,自选款式,自选尺寸,自扫二维码,自主下单,七天后快递到家的新业务模式。这就是工业4.0的试水吗?”

我说,去裁缝那里做衣服,也是自选面料,自选款式,自选尺寸的,是否把下订单的过程变成发email,就是工业4.0了呢?显然不是嘛。

 

又有XX集团的领导大手一挥:我们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就是要搞工业4.0!

亲,您下属的企业就做做脸盆茶杯无纺布袋袋,搞工业4.0?

这工业4.0是只针对高精度复杂流程的高精尖制造工业制定的战略纲领,不是造航天飞机、潜水艇神马的,用不上啊……

 

朋友不高兴了,“媒体不是说工业4.0就是按需制造的淘宝吗?”;领导更不高兴了,“下指令让机械手拿支红钢笔就是工业4.0,凭什么我们做不了?”(谣言来源参见此处:http://tech.hexun.com/2014-11-19/170563577.html)

事后顶头上司拍拍我,“还太嫩。大数据、云计算就真有这么多企业在做?大家也就是要有个故事好讲。”

 

作为一头从风投创业企业出来的熊,对于怎么讲故事还是很有经验的。但问题是,这个牛B怎么看怎么吹不对啊……

所以,我觉得,我实在是很有必要站出来讲讲,到底神马才是“工业4.0”,为什么它和淘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工业4.0”,是德国多家高技术企业联合提议(2012年汉诺威博览会期间GmbH和acatech最早提出),由德国政府联邦教育与科研部(BMBF),联邦经济和技术部(BMWi)总协调,联邦内政部(BMI)及多个企业、研究机构参与的一个高技术工业发展战略规划。旨在通过持续地将信息和通讯技术集成到德国传统高技术中,来维护德国现有的装备制造业市场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创建开发计算机物理系统(CPS)技术产品新市场,并做好新市场的服务工作。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个战略是针对德国传统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和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产品市场的。那么这个工业4.0到底具体包括哪些东东呢?

德国人做事很靠谱,他们出了一份长达116页的《工业4.0执行建议文件》,德文的(下载地址:http://www.plattform-i40.de/sites/default/files/Abschlussbericht_Industrie4%200_barrierefrei.pdf)。从战略方针、实施特征,到关键领域、具体案例,每个领域都分别描述了现状、当前国际形势、可能发展趋势,常见问题缺陷,启动入手建议等。

媒体常常断章取义地介绍工业4.0为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附加的工业,其实人家的层次要高得多。

 

工业4.0有3个实施特征:

 

1在横向上对价值网络予以整合;

所谓横向价值网络整合,是指通过对生产对象智能化识别的统计分析,达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的整合,使得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的销售、回收,达到成本的控制,和高价值材料的再利用。

 

[媒体直接将这部分简化为:物联网]

 

2将端到端的数字化集成工程应用到整个价值链;

这个特征,主要指使用数字化的集成控制,将原先的按需定制,从订单、制造过程,扩展到:需求分析、设计、市场调查、样品制造、工艺改进、批量化生产、物流、试销、市场反馈分析等一整套,从而达到需求到销售反馈的全价值链端到端服务。

 

[媒体直接将这部分简化为:按需生产/定制制造]

 

3纵向地对制造系统进行组网和集成;

这部分则是通过对现有各类智能制造设计管理系统的整合,将生产设备(包括制造设备、运输设备、辅助设施设备等)提升为智能的生产环境,实现仓储、制造、运输的跨公司调度,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媒体直接将这部分简化为:网络化]

 

 

假如光看描述,媒体的简化没什么毛病。但没有上下文,就会把读者带入错误的理解。

我来把这三个特征展开一下。

 

1物联网的横向价值网络整合;

所谓“让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对象,能够被智能化识别”,是指,从原材料、零配件到最终的成品,在多个制造环节,多个生产厂商之间,始终保持被智能识别。

由于大家对物联网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很好理解,只要给东西贴个智能标签就行了。但问题是:进来1吨铁矿石,要怎么贴标签?过了冷轧热锻,这吨矿石也许就变成钢板、钢锭、钢管……再往后,又会变成更多的零部件,还会和别的器件装配在一起,怎么贴标签法?

全球唯一的识别标记到底是个什么标准?怎么保证全球唯一?

具体贴标签的时候,是贴个二维码?贴RFID标签?还是直接在产品的某个芯片里记录下特殊的标示?

各个工厂怎么能够保证都可以识别出这个标记?标记读写的标准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变更标记的内容?

 

要解决上面的这些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的问题就需要从标准制定,整个制造链流程整合,生产管理系统整合等等方面启动。投入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投入这么大成本,给每样东西都贴上标签,有必要吗?

 

工业4.0执行建议文件给出的案例是:有不少高尖端产品的核心器件,采用的是非常珍贵地材料,比如贵金属。或者某些核心部件的制造成本很高,通过这样的有效管理,万一这个产品坏掉了,生产厂商,或零部件厂商,可以有效地将该产品予以回收,将高成本的部件拆下来,或修或重造,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比如飞机报废了,但引擎还是好的,咱可以拆下来用在别的地方。

 

[你说你的杯子要是贵重到随时打算回收,这平时能拿着用吗?]

 

再有,在高技术制造过程中,如因某批原料或零部件的缺陷,会导致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召回。这类维护、维修或召回的成本是极高的。通过对产品所有部件的职能识别,能够快速地定位当前受影响范围,甚至可能定位到每一个受影响产品当前的位置,降低寻回的成本。最常见的就是某个型号某几个批次的汽车召回换个零件,或者飞机的航空强制性指令(这个通常是飞机公司单独确定到某一架或几架飞机,要求维修或安装某些零件设备,要不然航空安全管理机构会发出强制限飞令,禁止这些飞机起飞)。

 

[这衣服材料不好,大不了降价卖呗。谁还特么专门召回,吃饱撑的。]

 

所以啊,对制造过程的全阶段识别,关键还是要看划不划得来。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咱就做。如果算下来,不挣反亏的,就不能做。

 

2按需生产/定制制造的端到端的数字化集成工程;

前面的简介就已经说了,德国人现在就可以做按需定制生产了。人家是要把按需生产扩展到整个价值链。

这里我来打个岔,和开头俺朋友想的定制衣服相比,德国人认为的按需定制生产的工艺复杂度要高得多,比如说:宝马公司mini cooper车的定制生产。mini cooper有十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不同标准的配置,每辆车还有几十个细节可以定制,而每个细节可供选择的定制款从十几种到几百种不等。可以想象,mini cooper的定制流水线上可能几个月都找不到两辆一模一样车。这样复杂的工艺流程,已经很难光靠人工来支持了,基本上全部都是依靠计算机辅助系统来协助完成的。从定制的订单开始,自动拆分成每道组装工序的零部件需求和组装工艺要求。这对时间、节奏的控制,以及零部件的识别要求非常精确,要不然上一辆车的轮毂装到下一辆车上去了,再拆回来重装,麻烦就大了。

 

现在德国人表示,仅仅让用户按菜单选车长什么样,还不够。我们要让用户自己提需求,专门量身定制你爱的车。比如说,搞一辆比蝙蝠侠的还拉风的车?当然,你也可能是要为公司新的业务定制一批工具,所以设计人员非但帮助你分析业务,提供设计方案,甚至连制造好,做市场宣传,找人试用提反馈意见都帮你一揽子搞定。这多省心啊。

 

[其实在这方面,华强北的公司已经在起步了。你需要给公司的员工定制一部特别的手机吗?你提需求,有人帮你设计,有人帮你做。但是起订量是20k。]

 

电子产品的利润是很低的,德国人看中的是高尖端的装备制造业,比如说定制符合特定需求的电气列车,定制电站,定制高精度机床……这些玩意儿的普适性不高,几乎每单都需要定制,单价也高得惊人。或者是每一款都必须定制的人造髋骨,人造耳蜗这种。通过全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甚至可以在降低起订量的同时做到盈利。

 

所以说,工业4.0确实是非常关注定制生产的,但不是说定制生产就是工业4.0。

 

3网络化的制造系统纵向组网集成;

这部分的建议书一开始就列举了现在德国制造业巨头们在使用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管理系统有哪些,比如说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物流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人力资源管理,甚至财务管理等等等等。通过对这些系统的整合,不仅仅是自己公司内部的整合,还要和别的公司一起整合,来达到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控制。

 

[我想说,中国的制造业公司有几个是自己公司上面这些系统全完善的?又有几个是全整合的?]

 

这个怎么控制成本呢?

建议书给了很多例子。比如说,工厂A发现自己的组装工作已满,但订单还在继续出现,但是处于工厂A下一道环节的工厂B目前还有冗余,且工厂B也部分具有工厂A的生产能力。因此计算机系统自动将原本应该由工厂A完成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工厂B去完成。

又比如说:当销售商C的销售系统通过分析发现后续某产品的供货量会有一定的增加,便会自动将这个信息分享给相关的上游企业。非常上游的企业Z收到这个消息后,发现这类产品的某个原料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有上浮趋势,因此会考虑尽快(以期货方式)采购,以降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损失。但如果这个产品没有对供货量的需求,则Z不会考虑采购屯货,以降低积压资金和库存成本。

再比如说:某厂M的焊接机在经过计算和实测后,发现焊接特种材料和结构的时候的最佳配置参数。系统会将这个参数列表存储下来,并自动上传至数字制造市场。其他工厂的焊接机当发现有类似焊接要求的时候,可以到这个数字制造市场去购买,自动下载。

 

[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我宁可不交货也绝对不会把我的信息分享给别人,这不是培养了竞争对手嘛?!]

 

因为工业4.0是针对高技术要求的装备制造业。老实说,全世界做这类产品的公司也就那么几家,个个攀亲带故。所以人家不怕分享,分享了才能垄断市场,分享了能更好地在整体上将成本控制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工业4.0最早是几家德国公司自己凑到一起启动起来的原因。人家要携举国之力,对抗诸如GE的“工业互联网计划”(The Industrial Internet,下载链接:http://www.ge.com/docs/chapters/Industrial_Internet.pdf。这个计划目前已经有很多美国企业加入了。),以确保德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龙头地位。

 

 

中国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追赶上国际强国,研究最新技术纲领,制定符合中国现状的发展规划,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诸多企业少走弯路。

 

但是,就像我在以前写的《苹果、牛排和太阳能电池板》里提到过的:你不能因为厂里装了100块太阳能电池板,就说自己企业是新能源产业。

同样的,咱不能因为衣服上贴了二维码,山寨机可以定制就说自己是工业4.0。

而工业4.0是针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纲领性文件,它真的,确确实实地和淘宝没有半毛钱关系!谁TM在淘宝上买地铁列车啊。

 

另一方面,德国政府为了协调工业4.0的实施,从各个部门制定的预算规划来看,已经超过了2亿欧元。这些预算很多都被投入在各个领域,包括企业间高速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制造标准的制定,辅助制造管理软件的互联互通,人力资源培养的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研究……一句话,很费钱!

对于大部分的中国制造企业来说,目前的产品还处于低附加值,以量取胜的阶段;如果直接在这类企业附加工业4.0的要求,这不都亏得连裤子都赔没了。

 

因此,无论是物联网、网络化信息化,还是定制生产,没有作用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领域,它就不是工业4.0!

 

 

领导大人,我也很希望公司能得到更高层面领导的关心,得到更多投资方的关注。但素,俺真的是吹不来这个工业4.0的牛。您真心不知道坐对面的专家们究竟是只读过报纸上不负责任的胡诌文章的砖家,还是真正参与制订《中国制造2025》的大神。咱的节操能省着点用不?

全部留言

请登录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留言()
  • 作品:学院自选集
  • 状态:连载中
  • 类型:专题档-专题档
  • tag:
  • 发布时间:2016-12-10 09:57:24
  • 作者有话说:

    自选作品集。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