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20210530 《浮生六记》@上剧场

Synopsis

murmured, murmured, murmured...

2021-5-30 上剧场 音乐剧《浮生六记》


从我知道《浮生六记》要做音乐剧,就开始纠结,纠结要不要买票看剧。
想去看的原因是,该剧的音乐总监兼作曲是神奇长在我审美上的音乐制作人,他经手过的作品我就没不喜欢的。加上团队里还有对演唱有严格要求的声乐老师,所以我对这部剧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声乐表演异常期待。预先放出的两首demo《在这屋檐下与你虚度》和《葬花少年》,也证明了该剧音乐方面的高水准。
犹豫则是因为我对《浮生六记》原著就不是很欣赏。再加上以我对创作团队的侧面了解,个人感觉这个作品将不可救药地朝着小资文艺的方向发展,而我恰恰对这个类型的作品不是很感冒。
当这个作品被加上了“唯美实验音乐剧”标签的时候,挫败的感觉又深了一层。虽说只有少数几次接触先锋派戏剧的黑历史,但承受智商被碾压和审美被鄙视的双重侮辱并不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经历。尽管我知道这次的主创团队都是特别温柔、豁达和开放的人,不会做让我尴尬的事情,但我很怀疑自己会陷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境况。
好在,关于买票的纠结,在票版出来后,给了我放弃的充分理由。无他,我穷。这么贵的票价,我还是省下去看两、三场政府补贴的演出吧。
但事情在几天后发生了逆转。
总制作人写了一篇长博客。我在字里行间,划出了四个关键字:上剧场,竖琴,特约音响师,150分钟。再看一下乐队成员:张宗雨、顾非尔,好像还有周楚航。我默默地打开程序,买了一张末场最便宜的票子。就当是去听一场2个多小时的室内音乐会,兼一群理想主义者在商业化妥协前的自我放纵。
是的,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一般的舞台不方便与前排观众互动,去外地不太可能带竖琴这种大家伙,这一回有特别高水平的音响师来友情支持,以后不太有机会了,150分钟也实在是太长了……所以,第一轮是各种资源最丰富,也是主创团队最任性的一轮演出。演完了,以后的轮次,就要更多考虑商业需求,砍剧情、精简乐队势在必行。想想,当这部剧的首轮成为传说中再也看不到了的“经典”或者“黑历史”的时候,可以洋洋得意地说“我看过呀,其实也没啥”,好像很符合我招恨欠扁的人设。

按理说,买了票,就该淡定等开演。
但我实在没想到,这么一部实验音乐剧,居然还有媒体预演场。本着,反正我要看第一轮打磨到最好的末场,就没去申请预演出场。结果现在很后悔。看repo,预演场大约是剧组的早期妥协版本。然后,大约是“破罐子破摔”了,总制作人采纳了部分预演场观众的意见,把好不容易砍到150分钟的剧,重新拉回到了180分钟。以至于我一直很担心自己会赶不上末班地铁。
正式演出开始后,相关的repo点点滴滴地冒出来。总体上呈现两个极端:要么是好好看,好好哭,一定要去看;要么是太尬了,太肤浅了,太难看了,快逃。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兼顾表扬和批评的声音,但“制雪机声音太响了”这种不涉及作品本质的吐槽,或者几张图一两句不痛不痒的描述,似乎在从侧面赞同“免费的票,我不好意思喷”这种观点。
无论如何,只能等自己去看了,才知道何为真?何为假?

看完,我复盘了一下,自己的结论是:说好的可以理解,吐槽的绝大部分也都可以理解。唯一不能理解的是:说演员台词听不清。都说了是最便宜的票子了,当然距离舞台是很远的,但当男主开场从我眼前走过,站在距离我不到2米的地方开始第一句台词的时候,我非常清晰地听到了人声和经过扩音的混声。而后,全剧也没有发生让我听不清台词的情况,音量稳定地保持在初始台词的振幅。有些半文言的台词,可能有1-2个地方不太能确定具体是什么字,但并不妨碍理解剧情。当然,演唱的音量会比台词音量大一些,尤其是男主独唱前后音量的差异会更大一些,但也没台词轻到听不清,或者演唱响到刺耳的地步。
在这里表扬一下音响。我的耳朵属于对音量比较敏感的那种,个人感觉整场演出的音量保持得很好,只有涉及后环绕的扩音会让我觉得音量略超出我的接受范围(那个应该是一般观众可以接受的),也没有出现我也觉得轻的情况。歌手上换声区,以混声方式演唱高音,我不记得有听到爆麦。人耳默认对高音音频更敏感,男中音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也被比较好地平衡了,尾音的渐弱也很清晰。

下面,我打算从音乐、表演、剧情、其他四个方面,逐一记录一下我个人对看到各种repo的理解,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一定对,欢迎批评指正。

1.    音乐
a)    关于翻来覆去就这么那几段旋律
整部剧,我能记住的,有9个独立的主题演唱主旋律,后来看了歌单才发现应该是10个,《离家》那个独立的吵架歌,我忘记了。如果每段旋律是3分钟,每首歌唱两遍,那么就有1个小时。对于一个音乐剧来说,这个分量的音乐旋律是足够丰富的。但还是有批评声认为这个剧的音乐旋律少,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段,而我居然不能反驳。个人分析如下:
(1)一般音乐剧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这个剧有三个小时,10段旋律要撑起3个小时的作品,确实捉襟见肘了。考虑到这个作品后续的改编一定会砍剧情,缩短时间,我觉得在这方面的改善应该会很快有所体现。
(2)有些旋律的时间长度比较短,每一句乐句所占小节数比较少,而且在表演中,被掰得很碎,只唱一小段,只有1-2分钟,整个作品当中都没有出现完整的唱段,就导致让观众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这个旋律产生记忆。但是歌词投屏又特别实诚,每次显示歌词都会把旋律名打出来,观众一看到“啊,又是那段旋律来了”,不需要用听的,直接靠数就能发现这个旋律被重复了多少回。
(3)有几个旋律片段确实被重复了很多次,这里面最典型的是《万物有其时》。尽管,编曲有采用了三人齐唱、个人独唱、两声部重唱、卡农、三声部重唱等不同的表演方式,以及不同的歌词,不同长度的旋律唱段来造成不同段落的区分。但在高识别度的旋律压制下,这些区分对于一般观众根本就察觉不到,大家只会觉得又唱了一遍那首歌,太容易对这个旋律产生一种厌倦感,因为它出现次数实在太多,我记得的大概就有六次不知道七次。
考虑到这首旋律是整部剧“命运、无常、轮回”概念的象征,确实有反复出现的必要。我个人的想法是,能不能减少一些演唱,改为器乐的独奏和重奏(现在有一段过门曲,和一段竖琴/黑管的重奏),甚至在节奏上做一些更大胆的变化,比如说在前几节可以节奏轻快些,后几场更怪异、复杂,以凸现命运的无常、恐怖。以及,我个人特别期待这段旋律的奇异变奏,总觉得会很带感。
(4)有两首歌是独立曲,《乌有》和《离家》。就是说这两首歌的旋律只出现过一次。然后《葬花少年》的旋律也是集中在一起,而且《乌有》和《葬花少年》都在上半场,所以观众会觉得下半场的旋律更贫乏了。至于《离家》,因为是首叙事歌(吵架歌),如我前面说的,要不是看了场刊,我都忘记有这首歌了。
(5)最后,可能因为所有的歌都是基于中国五声音调这个基础来编写的,加上节奏速度的接近,可能让观众产生了多个旋律是一个旋律的错觉,导致觉得音乐翻来覆去地重复演奏。
听剧后音乐总监田老师的感言,我坚信这个问题,在后续的持续改进中会逐渐缓解直至被完全解决。
b)    关于歌词的浅薄直白
说到歌词,让我先扯出去点别的。这部剧的词作者之一是我挺喜欢的词作者。他很擅长在歌词里使用具象化的场景、事物描述,比起单纯的情感抒发,更容易让我产生共鸣,仿佛歌词里写的事情,也是我的经历。虽然他的歌词有时候听上去不押韵,但如果自己尝试去唱一下,会发现,还是比较好唱的,换气点的设计,拖音的韵脚配合都很舒服。
所以知道他是这次音乐剧的总制作人,我觉得歌词有保障。提前放出的《在这屋檐下与你虚度》和《葬花少年》,歌词朗朗上口,意境层次不能说很高吧,但绝不肤浅,很催泪。至于《万物有其时》,根本就是用了《圣经》里的句子,非常深刻,配合乐队和和声,很有圣咏的风格,绝对高雅。所以看到repo说歌词平白到仿佛一小时的随手作品时,我是不信的。
直到,我到了剧场,亲耳听过。
(此处应有一个捂脸表情包)
音乐剧追溯根源的话,一般都认为是歌剧的发展。我们熟悉的西方歌剧,是没有台词的,对白和叙述,是通过宣叙调唱出来的。音乐剧相对自由,可以没有台词用宣叙调(比如《Les Misérables(悲惨世界)》);也可以有台词,甚至可以说唱乐。
因此,对于一个听众来说,可能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如果是听一部没有台词的歌剧或者音乐剧,那么当我听到一些旋律非常奇怪的宣叙调,会觉得挺正常的。如果我听的是一部有台词的音乐剧,那当演员开口歌唱的时候,我就会直觉地认为他们应该唱的是旋律很优美的独立作品,是一首完整的歌,更像是歌剧里的咏叹调。
(1)音乐剧《浮生六记》,是一部有着巨大分量台词的音乐剧;同时,还有很多推动剧情发展的类似宣叙调的台词歌。我在现场的时候是可以理解的,怪不得说歌词肤浅直白,就是宣叙调嘛。等结束回家才觉得不对:有那么多台词干吗还要唱宣叙调啊?
传统的,宣叙调的旋律性是不太强的,歌词通常也不怎么押韵,因此我们往往觉得歌剧里的宣叙调不好听。但《浮生六记》的台词歌,用的都是主旋律,于是就很怪异了。优美的旋律配上直白不押韵的台词,极具违和感。
(2)这还导致了一个关联的问题:要在演绎好剧情的同时将歌曲演唱得很优美,对歌手的演唱水准要求很高。举个例子,音乐剧电影《Les Misérables(悲惨世界)》中Hugh Jackman的Bring him home,确实很动情,和角色剧情进展保持一致。但就优美性而言,和音乐剧里的唱段完全不能比,而剧里的演唱,和歌手单独演绎(比如encore或者音乐会的独立曲目)又有差距,因为当作品脱离了音乐剧的环境,歌手可以用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演绎。
所以要在保持音量稳定,吐字清晰的同时,演绎出良好的旋律感,叙述感,需要更高的声乐技术、音乐理解和大量练习。我个人觉得在明确歌手的演唱是合格的,但感受不到旋律美的时候,就将歌曲无法引发共鸣的问题归结于歌词,可能有点过于简单粗暴。
总体上来说,我觉得歌词直白肤浅的问题,确实存在。但随着剧情的压缩,歌曲台词的调整,以及总制作人田老师已经明确说明要大改歌词的前提下,我对这个问题的被解决还是充满信心的。
(x)下面个人的一点小吐槽:有一个旋律叫《不爱才是真的贫穷》,写这篇repo的时候,我每次要用到,都得翻场刊才知道正确的说法,比《与你在这屋檐下虚度》更难记。这首歌也挺好听的,但这个名字起码我个人觉得不怎么好听。这首歌的歌词里有不少意境深远的词汇,就不能换个名儿吗?
另外《与你在这屋檐下虚度》,明明歌词里是“和你在这屋檐下虚度”,哪里有“与”?太容易造成记忆混乱了。而且,《与你在这屋檐下虚度》的预发布版歌词,在全剧中(从序曲到谢幕曲)根本就没唱过,让等“再没醒转”的我空期待了三个小时。

2.    表演
a)    乐队
不管其他的观众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对我来说,音乐剧的表演最重要的还是音乐表演。很多观众都说《浮生六记》的乐队非常好,我也觉得很好,音乐的层次很饱满,并没有感觉到是这么小一个编制的室内乐组合。但是,从我的角度上来讲,还是有几点自己的不太完美的体验。具体如下:
(1)整个乐队不知道是演奏的关系,还是音响配置的关系,会感觉弦乐声部的音量有点儿大,黑管在除非是主要旋律的时候,存在感过低,甚至听不见。
【2021-9-23 更新】中秋节的时候,《浮生六记》OST的辑一发布了。这次乐队里黑管的声音非常清晰。而且好像是重新做了编曲。
(2)我看的场次,前面两场音乐的启动和结束时点有点儿突兀,像开关作用,缺乏渐进渐出的过程。尤其是尾音,几乎完全没有拖延,指挥一挥,大家就全没声儿了,安静得特别整齐划一。理论上,这是应该的。但当和舞台上的表演场景结合起来,就会感觉这个声音没得太突然,缺少了余音缭绕若即若离的听觉体验。这个情况在后面的十一场戏有所改善,我不记得自己后面有再因为音乐伴奏的问题被惊到。
(3)有些台词表演,尤其是内心独白的时候,因为剧本和演员表演的关系,在听觉上会感觉有一些单薄,考虑若增加了一些背景音乐衬托,可能会更好。有几场戏的台词,比如第十二场,就有背景音乐。但有些场景,我怀疑可能是临时改的段落,所以没有搭配好音乐。相信这点会在后面自动优化的。
(4)这点仅是我个人不专业的感觉,可能不对。对只是作为伴奏的乐队来说应该是过于严苛了,但若是用欣赏室内乐的标准来评估,作品演奏得很完整,情感的投入则好像有点儿弱。就是当我听到这段旋律的时候,会觉得旋律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美。
我觉得这个很正常,这个作品从配器出谱到正式演出,供排练的时间是很短的,能把它全部演奏下来,不出错,配合正确就已经很好了。乐队员成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挖这个旋律当中所蕴含的感情,以及与这部剧中具体每场戏所匹配的感情冲突。
所以,音乐总监田老师会考虑把它改编成一个室内乐的组曲吗?那样子的话,我觉得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挖掘这些优美旋律所代表的情感了,应该会非常好听。
b)    声乐表演
总体来说,我对这部剧的声乐表演和绝大部分的repo观点一致:唱得挺好的。绝大部分repo当中都会提到,小姐姐好好听好稳,天人歌队和声好美。这些我都举双手双脚赞同,这部剧的和声设计是我近几年看的中文音乐剧里,最复杂最多的,但演员们都表演得很好。
(1)对某几个repo中特别提出喜欢盲丐的《悲剧字典》演唱,让我有点困惑,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审美存在问题,还是repo在故意嘲讽。就《悲剧字典》这个旋律而言,还是蛮有趣的,戏中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唱段就挺好听的。但到了盲丐这段,我个人并不觉得好听。不能怪演员,因为这段为了保持和角色设定接近,故意选了比较白一点的嗓音来演唱,而不是经过训练的带共鸣的唱法。但这位演员是女中音,在放弃了科班的发声方法,音色变回了女性本身的尖锐频段,和盲丐这个男性角色的声音特征并不符合。虽说真实世界里说不定也会有中老年男性乞丐有尖锐的音色,但我多少有被长期观戏的典型角色设计所误导的思维定势。而且这个问题在当下的剧组建制中,似乎也无法解决。若不是因为男主也有一段故意用白嗓清唱的《悲剧字典》,我甚至建议干脆改成念白或者说唱。
(2)提到男主演唱的repo很少,有看到的似乎也都是演员的粉丝,且说得很含糊:一如既往的稳。但我在剧场的感觉是:余老师唱得好好啊!旋律性,叙事感,不同音域的轻松切换,以及任劳任怨的伴唱声部。他在男女声二重唱中较多时候演唱的是低声部,稳稳地托着女主的演唱,音量低但很平稳,能明显地听到不同于主旋律的音,而且即便到微弱的尾音还是很清晰地拖到最后一拍(对比其他演员)。前面说过,演员在演唱复杂歌词歌曲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办法把歌曲很美的旋律表达出来。在《浮生六记》里,《月》这个旋律第一次出现是歌队和声演唱的,很好听,但是听过就听过了。后面还有女主的独唱等,但我一直要到男主的独唱才反应过来:啊呀,这个旋律真好听!完全可以作为完整单曲来演绎。总体来说,整个剧,我就在不断地默默感叹:余老师太强了!这个点唱得好,那个段落演绎得动人之类的。甚至故意白嗓抢拍清唱的《悲剧字典》,也透着专业水准。
但即便我为余老师的演唱水准所折服,但他可能和这部剧不太配。作为一名以中音区深情款款为特色的男中音,在明亮的女高音对比下,真的太吃亏了。因为人耳对高音音频更敏感,而且他唱伴唱声部音量还小,若不是我特意去关注,很可能也和其他观众一样,直接把他忽略了。
但这同样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虽说,选一位男高音或者音色更明亮的男中音来演男主,可以削弱男女声不匹配的情况,但余老师是这部剧的主创人员之一,放着不用也挺浪费的。(托腮帮子思考)
【2021-9-23 更新】还是那个《浮生六记》OST辑。这次男女主的二重声线就完全平衡了。余老师好像完全改了一种唱法,真是奢侈的专业技能。
c)    台词和舞台表演
台词,在《浮生六记》repo的负分内容中占了不小比例。
我必须承认,和演员们出色的演唱水平项目,台词的功力就不怎么稳定了。有不少repo指出演员台词听不清。这点我在最前面就反驳了,这里不再赘述。有repo说演员台词水平差,我觉得这个要看标准是啥?所以,我把台词和舞台表演提到了一起,统一地来看一下演员的非声乐表演情况。
《浮生六记》的演员,都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是歌剧演员或者音乐剧演员,而非话剧演员。因此他们所接受的演员训练,也以声乐表演为主,台词、形体方面的表演训练相对的要弱一点。以我不专业的角度看,觉得最终的表演效果,可以媲美我看过的初出茅庐的半专业话剧社的水平了。对于一个音乐剧演员,这个表演水平应该值得表扬,但我们不能因此就降低欣赏标准不是?
无论是台词诵读的声线、气息、节奏,还是演员在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都缺少舞台驾驭力,或者说震慑力,最后导致缺乏说服力。台词比形体表演还要好那么一点,个人感觉似乎闭上眼睛更容易共情。虽然某些台词语句的语气还不太对,与日常生活里固有的语气/情绪表达印象匹配表达不一致,但这个短时间内没法改进,需要录音回听,一句一句地扣。(经常发现自己录音下来的语气很奇怪,并非我意图表达的情绪,甚至是相反的语气,自己听的时候,觉得非常可怕。)
演员在舞台上的追逐,动作不够轻盈、干脆;舞蹈部分缺乏肌肉内在的控制力,和形体拉伸的美感;这固然和排练时间不够有关,也和演员对自身肌肉运动的理解差异有关。
总体来说,就是在视觉上的表现不够美。(关于我视觉审美差的问题,我接受任何批评。)
就好像《与你在这屋檐下虚度》的MV。我个人,闭着眼睛光听歌,会特别想哭。但看着画面,虽然也挺好看的,但就缺乏打动我的因素。人是一种70-80%信息依靠视觉感官的动物,因此演得不够美,削弱了音乐所提供的美学享受。这也是大家光呼吁要ost,但提第二第三轮的人很少的缘故吧。考虑到这是一部“唯美”音乐剧,我个人觉得,要不改清唱剧?或者室内乐组曲?
演员的舞台表演短板突出,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部音乐剧里话剧的比例太高了,对演员的演技挑战过大。由于下一节“剧情”会详细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这里同样不赘述了。
(x)同样讲一个我个人的吐槽。这部剧第一场,有一个点,让我非常感动。男主说,他记不起家在哪里了,说记不住怎么能带芸娘回家。我曾被一位老人护理方面的专家“科普”: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的老人,不是要离家出走,而是要回到自己记忆里的那个家。他不记得自己搬到了新家,或者装修了房子,他没有安全感。所以他要回去,去那个让他有安全感,有自己所爱的人的过去的家。
但我要吐槽的是:男主在这段表演里,有个拿着扇子颤抖的动作。无法控制的颤抖,是帕金森氏症的症状,而不是阿兹海默尔氏症(缩写AD,老年认知障碍中发病率占比最高的一种)的症状,虽然存在帕金森混AD,但那样就叫帕金森氏综合症,且也没有明显的颤抖症状。帕金森患者脑子还很清楚,记忆力很好,打牌老赢。所以明明是个很好哭的点,结果因为症状表演的错误,让我哭笑不得。
另外,我对这部剧对老人情感的展示尝试是很赞赏的,虽然涉及的部分很少,内容也比较肤浅,但是一个好的开端,有持续深入的可能。但每一位老人都是一本书,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就是一本装帧错乱的书,前后颠倒,错印重印,是常态。相对应的,男主披着斗篷拄着拐杖时候的台词(具体哪几场我忘记了),就显得不真实:过于流畅、有条理,还中气十足,让人感觉太健康了。可能可以用更凌乱、短促的语气;停顿、颠倒、重复,记不起该用哪个词之类的台词安排,来更好地展示AD患者的真实情况。

3.    剧情
其实这一部分应该要包括剧本的思想性,剧情发展的逻辑性,戏剧表现手法等等。但我一看戏剧理论专著和论文就晕菜,所以这段真的是乱写。
a)    关于莫名其妙地相爱
很多repo里有提问,剧里的男主和女主为什么会相爱?为什么不能有多一点他们相爱的情节?我个人对这些反馈是不太认同的,因为每个创作者都应有自己的动机和逻辑,不为大众所理解的东西很可能恰好是作品的特色。当然,太过特立独行的作品,通常也只会有很少能与之共情的欣赏者。下面三点,是我个人对“莫名其妙相爱”的解释,和剧本身无关,仅供参考。
(1)原著里也没写男主和女主是怎么相爱的。
(2)《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没说他们是怎么相爱的,我估计演罗朱的话,大概不会有观众提出要求剧组男主和女主去增加情节解释他们为什么会相爱。
(3)我不是一个原著党,我也不觉得下面的描述合适原著,但起码我个人觉得,也许可以用这个观点来理解音乐剧里的沈复和芸娘。
有一次,我和一个搞玄学的朋友聊天。谈到关于什么样的人更适合结为夫妻的问题。她说,如果两个人八字的地干部分能凑成“三合”,那么这两人就有很大可能会结为夫妇。(关于“八字”“地干”“三合”具体是啥意思,请自行度娘。)因为,若甲的某个地干,让乙凑成了“三合”,那乙就会觉得,甲让自己的生命完整了,乙会非常喜欢甲。
她突然说了一句,“You made my life complete.”我愣了一秒钟,当场笑喷。从传统中式玄学概念转换到英语爵士歌曲,居然顺畅至此,有种自然又荒诞的微妙。
于是我充分发挥了一个工科生的想象力,询问:既然“三合”只需要3个地干,那么会不会存在甲的地干“甲a”正好和乙的2个地干“乙a乙b”组合成“三合X”,而同时乙的地干“乙c”,正好可以和甲的地干“甲b甲c”组合“三合Y”?
朋友回答:是的,是有可能的。
“那,这样彼此成就对方的完整,会不会夫妻特别和睦?特别恩爱?”
朋友沉吟片刻回答:“除非两人的八字有别的冲、克,确实会非常恩爱,但是,这也不见得是好事。”
我很奇怪。
朋友说她见到过一对夫妻,八字和谐,毫无冲克,是真的非常的恩爱。据边上的同事说,两口子甚至都没有红过脸。但是,同事们在羡慕他们恩爱的同时,也带着些许怜悯甚至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说他们太小富即安,太不思进取。问了才知道,这对夫妻放弃过很多好的晋升的机会,包括不愿意去外地,不愿意多出差,不愿意多加班,就在家里守着,黏在一起。后来那家单位转停了,夫妻两人皆下岗,再后来事情怎么样,朋友说她也不知道了。
朋友说,当夫妻两个人之间的命运过于紧密而圆满的时候,就会将维持住对彼此的拥有作为自己追求幸福的第一目标,因此也就将其他的追求抑制住了。
我想,可以把这对夫妻理解为现代版的沈复和芸娘吗?他们相爱的理由,就是为了追求让自己人生完整。当自己的幸福目标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时候,还需要过程吗?直接抓在手里,抱在怀里,就好了。而幸福在抱,又为什么不持续地努力和祈求不要让这已经到手的幸福流逝呢?我觉得我是没有办法去体验沈复和芸娘的爱情,因为我没有遇到过让我生命完整的人。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两个人是要多幸运,或者说多倒霉,才会彼此相遇,彼此成就对方的完整?所以更玄学一点讲,是否沈复和芸娘从见面的第一眼起,就是个悲剧?
b)    关于很尬的台词、互动,和不必要的笑梗
有观众表示,这部剧的台词将大段的爱,思念喊出来,很尴尬。鼓励全场唱歌、和前排观众互动也很尬。歌队天人演员走下台,询问观众“你爱过吗?”“你的爱人现在在哪里?”的场景,最尬。还有观众表示,搞笑没必要。预演场还有很多repo反馈“黄梗”,是对舞台的玷污。
我不知道主创团队看到这些反馈是啥心情,反正我当时是挺懵逼的。无论是赤裸裸的爱情台词,观众席间的穿行、表演,还是和观众的互动、问答,甚至故意的笑梗,有一定尺度的表演等,都是现代舞台剧表演的常规套路了,不单在话剧里常见,连各种地方戏剧也屡见不鲜。
想起来自己第一次看河南梆子的《哈姆雷特》,第一次听到穿着全套古代戏装,戴着长髯的老生,念白“手机响了”。确实,我也是很懵逼的。但看着看着,我居然就看习惯了。因此对于本来服装造型就不太古典的《浮生六记》,一点违和感也没有。
在我看来《浮生六记》所谓的“实验音乐剧”,并没有很先锋派的因素,就仅仅只是把当代话剧中已经很成熟的一些表现手法直接搬进了音乐剧,处理得还是很含蓄的。但是,应该有不少观众也是初接触,有抵触心理也很正常。可能,会和我一样,多看看也会习惯的吧。
余光中先生在为自己的散文集写的序《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写道:“现代诗,现代音乐,甚至现代小说,大多数的文艺形式和精神都在接受现代化的洗礼,作脱胎换骨的蜕变之际,散文,创造的散文(俗称‘抒情的散文’)似乎仍是相当保守的一个小妹妹,迄今还不肯剪掉她那根小辫子。”
移植到当下的情况,也许可以看作当代的话剧、音乐,甚至舞剧(部分)已经在现代化的洗礼中脱胎换骨蜕变好多次了,但音乐剧,尤其是中国原创音乐剧还如初生的孩童。表演者如斯,观众亦如斯。有时候我自己也嘲笑自己审美太差,跟不上时代发展。我觉得,观众不理解,看不懂,不喜欢是正常的。但是不是要通过削弱这部剧中的“实验性尝试”来与观众妥协,这个就要看主创团队的意见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蛮佩服主创团队的。因为他们其实是在尝试潜移默化地“教育”观众(仅个人猜测啊)。但观众不接受,会导致票房的失败;而票房的失败,则让自负盈亏的制作方无法复排这个作品;不复排不巡演就无法持续地“教育”观众;没有持续的“教育”,大部分观众还是不能接受这种表演形式。陷入一个死循环。好惨呐。
这一小节的最后,我原打算推荐一部好几年前新创作的当代中国话剧,我相信看过音乐剧《浮生六记》的观众,会在这部剧里找到很多共同点,比如说从观众席开场走上舞台,比如歌队,比如持续的现代笑梗,比如从古代轮回到现代等等。但我犹豫了很久,还是放弃了。因为硬要分的话,这部剧起码要被划在R级。我非常担心会有保守的观众看过后去投诉甚至举报的。但是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剧,首演第一年就拿到国家级奖项。
我真心诚意地期望观众能更开放一些,能让舞台剧能够继续保持比电视媒体稍许宽松的表演氛围,更自由一些的创作表达。
c)    关于过于松散的剧情安排
关于剧情的无聊、寡淡、拖拉、松散,大约是所有提到的反面意见中数量最多的。关于这一点,我基本赞同。
(1)《浮生六记》原著,是一个散文,甚至可以认为是笔记性质的杂文。虽然每一段都有情节,但总体的逻辑性是很弱的,结构松散,段落的分配有的是根据时间,有的是根据主题,前后并不一致。作者沈复本人,也不是一个文笔华丽的写手,用词相当朴实(就是干巴巴的,少有修饰)。考虑到他一直都是学幕僚写公文的,科举的骈文应该不擅长。往好处讲,如此寡淡的描述,居然让人看到纸面下隐藏的情真意切,也实属不易。但往坏里说,只有这么点菜叶子,就别指望能做出大餐了,能给盘兔食就不错了。
(2)音乐剧《浮生六记》削减了原著的很多内容,也增加了一些剧作者创作的桥段。是好是坏,各人心中自有评价。但总体来说,音乐剧的改编还是以原著内容为主线的,独立加出来的东西比例不高。不大改的前提下,剧情松散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新编昆曲《浮生六记》的情况也差不多,那个还把芸娘设计成了不愿离开的鬼,等于额外加了一根逻辑线。昆曲在一般观众心里已经算是严肃艺术了,还特别以委婉文艺的剧目为长,但我看吐槽昆曲《浮生六记》情节松垮的也不少。
(3)在一般观众的印象里,音乐剧还是一种相对比较轻松不那么严肃的艺术表演形式,因而也不会有到剧院来参禅的预期。3小时的剧,戏剧冲突点的数量又不多,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的都市人,确实太长、太平淡了。
(x)我估摸着要是砍掉1/3的剧情,把十三场压缩到六到八场,可能会有所改善。
d)    个人的一些吐槽
(1) 接前面的话题,其实我个人是挺赞赏或者说欣赏,编剧和导演把话剧的手法引入到了音乐剧当中来的。但问题是,他加的有点多,硬生生把一部音乐剧加成了一半音乐剧一半话剧。当然,这点本身也没什么问题,只要衔接巧妙,节奏流畅,表演细腻,观众不会感觉到违和。
可《浮生六记》又是一部戏剧冲突弱的作品。越是平淡的剧本,对演员表演要求就越高,平平淡淡走个圆场能让观众喝彩的,必定是角儿。因此这部有一定难度的半话剧作品,对于剧组的非专业话剧演员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倒过来,如果找一群优秀的职业话剧演员来演呢?肯定声乐表演方面会无法支持,因为这部作品的音乐,尤其和声还是挺难的。
说到底,这部“唯美实验音乐剧”,因为“实验”,导致不够“美”。
我个人的观点是,既然无论怎么选演员,都不能支持到半话剧半音乐剧的“唯美”,那么在这是部音乐剧,且已有的音乐很好听的前提下,砍话剧部分吧。多砍掉点,问题就不那么突出了。当然,音乐剧演员的表演业务能力依然需要持续提升。
(2)这部剧的歌曲虽然多,但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该唱歌的时候,却在念台词。
这点,在第十二场尤为明显。这一场的剧本,被全部印刷在场刊上。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一场芸娘已经离逝了。沈复脱下鞋子,慢慢地绕着舞台走,三位天人演员也脱掉鞋子,逐个跟在他身后走,排成一个队列,在舞台上缓慢绕圈。一边走,一边念出支离破碎,非常肉麻的台词。这些台词随着他们的吟诵,以不同大小的宋体(我看着像宋体)被投影打到舞台的投屏上。
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好尬呀。一直等到他们大概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这其实是一种强调,一种概念上的重复。通过这种不断地吟诵,去持续轰击观众心灵上的伪装、桎梏、抵御,直至敲碎,让观众更直接的去面对这些问题。这些说爱的台词虽然听上去很肉麻,但是当重复很多遍以后,确实是很直击心灵的。
等过几天我翻场刊,突然反应过来:这个,这,这整整一场戏,它没有唱歌啊!
临近结尾(第十三场是轮回到现代和谢幕,所以第十二场应该是标准的结尾戏),音乐剧,按照套路,难道不该搞个大合唱吗?就算根据剧情需要,这场戏不合适合唱,但这么多彼此独立的台词,明明很合适长歌当哭啊。
不同的台词可以用不同的独立旋律;舞台上的四位演员,可以有人唱,有人哼,有人念,有人喊;可以选择非常繁复的复调,甚至是激烈冲突的不和谐的音阶,以此来强调台词所要表达的矛盾、痛苦等情绪;演员们甚至可以使用炫技来演唱。
起码我觉得这些台词如果直接是用歌词唱出来的话,不会像一开始听到这些台词那么尬。毕竟我个人对于歌词的尴尬容纳弹性要更大一些,我猜想也许会有部分观众和我体验类似。不过,好像导演兼编剧兼总制作人对这场有些执念。对此,我也很接受,我欣赏执着的创作人,更何况我承认主创团队的审美比我好多了。

4.    碎碎念的其他
(1)不得不承认,挑《浮生六记》改编,是一个特别精明的选择。这本书的内核是如此的单薄,以至于根本不会触碰到当下繁复的敏感审核边界。相应的,创作者可以有足够的创作空间,而不至于因为各类或明或暗的“咖啡条款”束手束脚。这本书完美符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要求,探讨的内容是每个人类种族都会面对的爱情和生死,且谈的是组成了家庭的夫妻间的爱情,安全可靠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甚至可以作为文化输出的项目。毕竟对于一家外国剧院来说,上演《霸王别姬》没什么思想负担,但《红灯记》就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了。
(2)“爱情”和“生死”确实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课题,但这类主题的戏剧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些剧明明主线挺简单的,还非要加上点爱情元素。因此,我个人是期待《浮生六记》里能包含更多一些元素的。剧中对于老年人情感的关注部分,是我很喜欢的点。虽然非常弱,不大容易被感受到。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因为距离太远,也可能不太能共情。但我还是非常感谢剧组在这个角度的挖掘。期待能有更多的给年轻人看的剧里,能有关注老年人生活、情感的情节,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自己长辈的辛苦和爱意。
(3)主创团队迈出舒适区,跳进纯商业音乐剧制作的大坑。虽然储备丰厚,但前路艰辛。佩服之余,还挺可怜他们的。
(4)制雪机,噪音,真的有点响。

结语:《与你在这屋檐下虚度》有一句歌词“不懂爱的人 不懂凡俗幸福”。我就是一个不怎么懂爱的人,所以我理解的《浮生六记》音乐剧一定不是主创团队期望表达的那个。我自己的专业也和艺术差得十万八千里,所以上面的内容也一定存在着各种不靠谱。一家之言,欢迎拉黑。

全部留言

请登录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留言()
  • 作品:murmured
  • 状态:连载中
  • 类型:评论区-其他
  • tag:
  • 发布时间:2023-01-28 11:38:07
原作标题:

N/A

确 定